--> 淡蘭古道北路輕鬆行
Posted by : 禎爸 2025/04/05

「淡蘭古道」是清代淡水廳(今台北)到噶瑪蘭廳(今宜蘭)之間主要的交通路線。200多年前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,因為大量移民開墾,發展出官府疾馳送公文的(北路官道)、先民採買日用品、嫁娶時轎輦必經的(中路民道)與茶商往來大稻埕加工茶葉的(南路茶道)等三個交通系統。全長近200公里,由41條山徑所形成的綿密路網,自北而南,分別從瑞芳到石城及大里、暖暖到澳底、六張犁到礁溪,是台灣第一條長距離步道系統,更獲得行政院核定升級為「國家級綠道」。


繼去年走訪「淡蘭古道中路」後,今年2025山社於春假安排了「淡蘭古道北路」的行程,我們由瑞芳的福安宮出發,經過九份,走到牡丹車站。沿途依序走訪苧仔潭、琉榔、樹梅坪、百二崁與貂山古道。

一早我們0610台中集合出發,1016瑞芳福安宮整裝出發,在這我們先拍一張合照 步道路跡清楚好走 綠意盎然 遇上一隻推糞金龜 北路是發展最早、史料紀載最多之路段。從先民游獵、遷徙山徑時就開始形成,功能逐漸演變成官府平亂征戰、巡查、海防的通道,並為確保官兵定期巡查的通行安全,加速民間使用通行、通商、墾拓、修築的機會,進而修整出許多捷徑。 一開始的苧仔潭古道是緩上 我們在一個隧道口小休,順便合照一張 哇,可以看到海了 看到九份整個山城 路旁斜坡上有盛開的百合花 1126到達九份老街,我們在這休息午餐 藍天出來了,一整個美 沿著老街階梯緩上 越爬越高,視野展望越來越好 1245到達聖明宮 1302樹梅坪古道,這裡視野很好,照片套用一下當紅的ChatGPT吉卜力風 繼續前行 北路沿著歷史脈絡梳理為「燦光寮古徑」、「楊廷理古徑」及「入蘭正道」三大古徑。 我們今天走的是燦光寮古徑 1350到達此行最高點,準備進入貂山古道 貂山古道是日本明治時代為運送礦產所建造的輕便台車路,也是牡丹先民來往瑞芳、九份與雙溪工作或買賣的必經之路。接下來是好走的緩下坡 走在林蔭間,相當舒適 1420路過無緣之墓 路過一處石崁古蹟 1526牡丹國小,1539走到牡丹車站 比起淡蘭古道中路,北路的路跡清楚好走的多,而且可以看到海景。我們在終點牡丹車站合照,然後準備搭車回台中。清明連假高速公路車多,1930回到台中。 此路線全長12.06K,總爬升589M,含休息午餐耗時約5小時20分。謝謝文榮兄辛苦安排此活動,很讚的輕鬆行!

Leave a Reply

Subscribe to Posts | Subscribe to Comments

Copyright © 2025 禎爸部落格 - Powered by Blogger - Template Modified by 禎爸 - 現役賞鳥鏡:Tamron156,飛羽文字參考:台灣野鳥圖鑑(廖本興著),台灣野鳥手繪圖鑑